《光明日报》报道我校聚焦地方文化办学特色成果

发布时间: 2024-04-30      访问次数: 162

3月2日,《光明日报》08版国际新闻以《聚焦地方文化特色 赋能文科专业高质量发展》为题,从“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”、“将徽文化研究融入人才培养”等方面,报道我校特色办学成果。

现将全文进行转载:

黄山学院文学院:聚焦地方文化特色  赋能文科专业高质量发展

光明日报:2024年3月2日

作者:沈昌明、汪方学

近年来,黄山学院文学院在党建引领下,坚持特色发展,聚焦徽文化研究,系统汲取徽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,推动成果转化,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传统文科专业创新发展之路。

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

学院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,把党支部和教研室融为一体,不断强化教师理想信念;以样板支部建设为抓手,着力发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;深入推进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,加强课程思政、专业思政建设,切实提高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。学院先后获批安徽省第四批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院系,第二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。

将徽文化研究融入人才培养

40余年来,学院依托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、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,挖掘深厚的徽州文化资源,组建科研团队进行攻关,在戴震研究、徽州文学与文献学研究、徽州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。为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学院积极推动科研成果“四融入”,让科研成果“落地生金”。

融入理论教学体系 徽文化特色既是文学院的办学特色,也是学校的办学特色,学校将《徽文化十二讲》《徽文化概论》《国学与人生》等课程作为各专业通识课程,文学院教师的研究成果《明清徽州小说研究》《徽州茶文化》《徽州文学概论》等转化为了专业任选课程。

融入实践教学体系 学院始终秉持“教人求真、学做真人”的校训,始终坚持“知行合一”办学理念,将徽文化融入学生的课程见习、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创作等环节,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,更好地服务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。

融入学生创新创业体系 学院把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放在中心位置。在教师的指导下,学生充分挖掘徽州文化资源,在全省、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、“互联网+”、大学生创新创业、三下乡等活动屡获殊荣。学院学生完成的《黄山市目连戏现状调查》《万安罗盘调查报告》《徽杭古道路会调查》等报告获省赛一等奖,其中《乡村振兴视域下汪满田鱼灯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》等作品在2023年国赛中获铜奖。

融入师生服务地方体系 学院高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旗帜,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砥砺前行。学院坚持举办“国学活动月活动”,通过书画大赛、经典诗文朗诵、辩论赛、汉服展示、成人礼等系列活动,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增强文化自信;坚持开展“国学进中小学”活动,与屯溪区江南实验小学、休宁中学等单位合作,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,产生良好社会反响;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活动,先后与黄山市文投公司、歙县牌坊群鲍家花园开发有限公司、祁门县文旅局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,就目连戏保护传承、文化资源开发利用、文化产业创意策划等进行产学研用深度合作。

立足徽文化研究,学院不仅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传承者,也迎来了教学事业发展的春天。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国际中文教育获批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,同时列入专硕学位建设点。

未来,黄山学院文学院将以“立德树人”为主线,以党建作为事业发展的支撑点,以徽文化研究为特色发展支撑点,以国际化作为深化徽文化传播和提升教育层次支撑点,涵养更多本土文化自觉、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,为挖掘徽文化时代价值、擦亮徽文化品牌作出更大贡献。

(撰稿:文学院;责任编辑:赵睛;审核:田甜 徐德平)